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阶段,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关口,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新征程上,贯彻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过去45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中国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就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改革开放。历史和实践都已经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持续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继续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不仅喊出了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等口号,而且将此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长期坚持。因为掌握科学理论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新时代我们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立场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72次会议,审议通过涉及民生福祉的重要文件有100多个。正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守正创新。我们所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守正”,就是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全面深化改革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是因为,我们始终注意保持改革定力,改革才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我们敢于创新,力求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比如,河长制、湖长制的实行,不仅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还让越来越多的人喝上了干净水。比如,从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始,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后再推广,目前已设立20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为确保我国的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提供有力支撑。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在守正的同时,敢为天下先,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的统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锐意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古人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外,没有任何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在这样短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我国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当然,在坚定制度自信的同时,也要完善好、发展好这套制度。进入新时代,我们召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召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10多年来,我们围绕制度建设这条主线,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主轴,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断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衰。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进入新时代,我们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召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经过艰苦努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努力做到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穿透力。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发挥法治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相协调,一方面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及时予以修改和废止。
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顺利推进改革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因为我们灵活运用正确的改革方法,才能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势如破竹、一路前行。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不断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好推动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
上述六大原则,涉及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量、价值取向、主轴主线、科学方法等,逻辑严密、科学系统,是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经验的升华提炼,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的新的丰富和发展,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的原则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六大原则的丰富内涵,还要把它贯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摘自《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