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创新
Innovation to lead
您的位置:首页 > 新质创新
世界首条高海拔高寒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通车
发布时间:2017-08-02

       8月1日,经过近7年的建设,世界首条高海拔高寒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我国首条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青海省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共玉高速由中交一公院负责项目全线的总体设计并承担科研攻关任务。

       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为《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至2030年)中,国家高速G0613西宁至丽江公路在青海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通往玉树地区的“生命线”公路通道,在国家公路网中居重要地位。今后将成为青、藏、川、滇藏区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路段。设计速度全线采用80公里/小时,局部地形困难路段采用60公里/小时。项目通车运营后,从西宁至玉树只需8个小时,极大缩短了玉树至省会西宁的通行时间。

       共玉高速公路作为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建设的首条高速公路,在建设当中创下了多项公路建设史上的纪录,被称为高海拔、高寒、高速“三高”公路。路线全线穿越冻土区,其中穿越多年冻土区里程长达227公里,占路线总长的36%;桥梁和隧道(单幅)长39.2公里,占路线总长的11%,鄂拉山隧道和姜路岭隧道是我国首次设计建设的多年冻土区公路隧道。

       在多年冻土区进行路基、隧道、桥涵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冻土消融,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没有技术先列,这一“瓶颈”是共玉高速建设中的世界性技术难题。

       共玉高速沿线大量分布全球独特的极不稳定高温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全线从鄂拉山至清水河,多年冻土路段累计227.7公里,占路线总长的35.8%。沿线因多年冻土复杂,高温高含冰量路段占比大,热稳定性差等特点,致使在其基础上建设道路结构尺度3~5倍于一般等级公路和铁路的大尺度公路面临着世界性理论和技术难题。

       一公院科研人员迎难而上,积极投入技术攻关,充分调研青藏公路整治工程中关于多年冻土处置试验段效果,消化吸收多年研究成果,针对多年冻土公路施工,为共玉高速“量身定制”新技术、新工艺。

       一公院寒区环境与工程研发中心副主任刘戈,长期坚守在共玉公路示范段上。有一次,他因支原体感染发烧至40度,正在医院输液治疗,突然接到工地上的电话,项目遇到特殊结构路基施工的技术难题,请求现场给予指导。挂掉电话,他拔掉针头就走。护士劝他,“最起码要等烧退了才能走”。他说:“高原上每年的建设期只有5个多月,不能因为我耽搁时间”。再次来到工地,高烧加上高原反应,让他的身体特别虚弱。然而,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他坚持在工地蹲守一个多月,成功解决了十余种特殊结构路基的施工工艺问题。

      “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的项目负责人、中国交建副总工程师、中交一公院党委书记汪双杰介绍,一公院采用“通风换气”——通风管路基、片(块)石路基,“隔离遮盖”——黑色防护网遮盖工艺、XPS隔热板路基,“热量传导”——温热棒路基等技术手段,攻克冻土消融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

       科研项目“青海省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建设关键技术”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15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此外,依托“青藏高原G214线干线公路升级改造科技示范工程”立项开展的“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多年冻土路基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等5个科研项目研究,已通过鉴定验收,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文章来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篇:廖建新:大数据助力移动通信企业“掘金”5G时代 下篇:中国高铁首座钢管混凝土转体拱桥建成 创三项纪录
返回列表